节能减排:“不是嘴巴说说”
发布时间:2009/8/31 13:30:28 浏览量:4503 【字体:
大 中 小】
以“推动节能减排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”为主题的“2007年中华环保世纪行”,4月27日举行启动仪式。吴邦国委员长在会见该项活动代表和记者的讲话中指出:“十一五规划制定了两个指标,一个是到2010年单位能耗降低20%,第二个是到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要降低20%……这两个指标要抓实,不是嘴巴说说。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送的这一讲话实况,郑重严肃,斩钉截铁。对于那些在节能减排问题上短视成疾、浮躁成风的地方和部门,无疑是一帖清醒剂。
去年以来,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,但全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没有实现。从今年一季度看,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,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。强调节能减排两个约束性指标“不是嘴巴说说”,不仅在于这是“国家确定,人大通过”的国家规划,具有法律的效应,更在于节能减排涉及国家核心竞争力,“忽悠”不得。在国际范围内,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,这是一场很严酷的拼搏,既是质量之拼,科技含量、知识含量之拼,也是投入产出比率之拼,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。
现在有些部门,事关节能减排的实际工作,往往是“说起来重要,做起来次要,忙起来不要”。不久前,国家环保总局通报了82个严重违反环评制度的项目,涉及1123亿元,都是当地的大项目,被当地政府视作支柱项目,是地方财政的“钱袋子”,不少都得到了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。一些项目虽然受到了环保和其他部门的处罚,却得不到执行。而项目、企业的“环评”也落入了“不查就不管,一查就补办,补办就合格”的窘境。
无疑,长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,使人们对于“又好又快”的经济发展模式,有一个在实践中逐步适应和把握的过程。因此,对于节能减排的前期“疗效”不显著,或许不必过忧,关键是能否尽早从“嘴巴说说”的状态中走出来,“动真格、动实招”,及时发现病灶,下功夫调整“配方”和“剂量”。从去年8月国务院发出的《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》,到这次中央推出的节能减排八大举措,已经体现了这种调整方向。同时,为了更有效地遏制发展高能耗、高污染产业的地方投资冲动,有关官员政绩考核的“指挥棒”,也正在重新设计。相信,这些都不是“嘴巴说说”。
“不是嘴巴说说”,关键就是要做到求真务实,认识要深,措施要实。对于各级政府官员来说,归根到底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展工作。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增强“忧患意识”“公仆意识”“节俭意识”。“节能减排”意识与“三种意识”是一脉相通的。在这个意义上,节能减排是全党全民的大事,应该广为宣传,家喻户晓,并真正化为行动。对于合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事情,我们应尽力去做,对于不合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事情,我们必须坚决去改。在节能减排这个问题上,没有什么“商量”的余地。
“保护环境是光荣的,是为子孙后代负责,是德政。”(陈向阳)